- · 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》栏[09/01]
- · 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》数[09/01]
- · 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》收[09/01]
- · 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》投[09/01]
- · 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》征[09/01]
- · 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》刊[09/01]
『久咳』缠身?且听中医怎么说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相信饱受“久咳”困扰的人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:出现了感冒症状,自行用药,起初两天有点见效,以为自己快痊愈了,但过两天就开始频繁咳嗽,部分人还会伴有喘咳,再自行用药时
相信饱受“久咳”困扰的人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:出现了感冒症状,自行用药,起初两天有点见效,以为自己快痊愈了,但过两天就开始频繁咳嗽,部分人还会伴有喘咳,再自行用药时,似乎用什么药都不见效。而且,起初只是白天咳嗽,伴有痰多,吃了化痰药也不见效,后来慢慢发展为一到晚上,咳嗽愈发剧烈,严重的人甚至不能平卧,极大影响工作和生活。为何情况会发展成这样?且听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博士聂文强为读者分析一下。
感冒初起:扶正气、祛外邪
聂文强介绍,人刚感冒时处于“外感表证期”,需要“扶正气、祛外邪”,即帮助“正气”一把,把“邪气”赶出体外。人体有自我调节机制,即“正存于内,邪不可干”,在感冒轻症阶段,即有“外邪”来犯,把“邪气”发泄出去,这个问题基本也就解决了。
这一期间,体质好的人,用传统的方法,例如喝点生姜葱白汤,或多喝点热水,把这个“表邪”发出去,就能自愈了。
“偏里证”阶段:接受辩证治疗
聂文强说,一般来医院就诊的患者,如上述轻微表证阶段的相对较少,来院就诊的患者往往都发展到了“偏里证”。
“偏里证”,也称“入里证”,大多是因为在“表证期”不重视治疗或错误治疗,导致“正虚”,“邪气”进一步发展“入里”所引起。就是人们常说的炎症或者久治不愈的咳喘,常见的症状是反复高热不退,咽炎、支气管炎、肺炎、支气管哮喘等。
聂文强建议,“偏里证”阶段的患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诊治,辨证治疗。
久咳久喘,服药需谨慎
由于大部分患者都不懂疾病辩证,若自行服药,常常简单粗暴,如黄痰用清热药,白痰选辛温药,干咳就服用包装上印有治疗干咳的药……这种方式缺乏系统辩证,往往会耽误治疗,甚至加重病情。很多患者就是因为前期的自行乱服药,耽误了病情,导致慢性咳喘。
比如许多有黄痰、咽痛症状的患者,其辩证可能是“寒热错杂证”,往往是在“里虚”的基础上同时伴有“热证”(常表现为炎症),可以用适量清热药驱散这些热证炎症,但单纯的清热药只能“驱热”,却不能“驱寒”,更不能补“正气”。而且,服用大量的清热解毒药还会伤及“正气”,助长“寒气”。表现的症状是炎症消除了,但咳嗽、咳痰仍持续,痰越来越多甚至消不掉,于是经久不愈。因此,治疗咳喘,需辨证论治,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,不能盲目、自行用药。
【小贴士】
黄芪建中汤加味防感冒
平时腠理虚弱、易出汗、免疫力较低、容易感冒的人,可于流感季或天气多变时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味,益气固表。
方药组成:黄芪10克,桂枝3克,白芍6克,炙甘草3克,防风3克,红枣3枚,生姜6克,煎汤1天1剂,服用时放入蜂蜜10毫升。
相信饱受“久咳”困扰的人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:出现了感冒症状,自行用药,起初两天有点见效,以为自己快痊愈了,但过两天就开始频繁咳嗽,部分人还会伴有喘咳,再自行用药时,似乎用什么药都不见效。而且,起初只是白天咳嗽,伴有痰多,吃了化痰药也不见效,后来慢慢发展为一到晚上,咳嗽愈发剧烈,严重的人甚至不能平卧,极大影响工作和生活。为何情况会发展成这样?且听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博士聂文强为读者分析一下。感冒初起:扶正气、祛外邪聂文强介绍,人刚感冒时处于“外感表证期”,需要“扶正气、祛外邪”,即帮助“正气”一把,把“邪气”赶出体外。人体有自我调节机制,即“正存于内,邪不可干”,在感冒轻症阶段,即有“外邪”来犯,把“邪气”发泄出去,这个问题基本也就解决了。这一期间,体质好的人,用传统的方法,例如喝点生姜葱白汤,或多喝点热水,把这个“表邪”发出去,就能自愈了。“偏里证”阶段:接受辩证治疗聂文强说,一般来医院就诊的患者,如上述轻微表证阶段的相对较少,来院就诊的患者往往都发展到了“偏里证”。“偏里证”,也称“入里证”,大多是因为在“表证期”不重视治疗或错误治疗,导致“正虚”,“邪气”进一步发展“入里”所引起。就是人们常说的炎症或者久治不愈的咳喘,常见的症状是反复高热不退,咽炎、支气管炎、肺炎、支气管哮喘等。聂文强建议,“偏里证”阶段的患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诊治,辨证治疗。久咳久喘,服药需谨慎由于大部分患者都不懂疾病辩证,若自行服药,常常简单粗暴,如黄痰用清热药,白痰选辛温药,干咳就服用包装上印有治疗干咳的药……这种方式缺乏系统辩证,往往会耽误治疗,甚至加重病情。很多患者就是因为前期的自行乱服药,耽误了病情,导致慢性咳喘。比如许多有黄痰、咽痛症状的患者,其辩证可能是“寒热错杂证”,往往是在“里虚”的基础上同时伴有“热证”(常表现为炎症),可以用适量清热药驱散这些热证炎症,但单纯的清热药只能“驱热”,却不能“驱寒”,更不能补“正气”。而且,服用大量的清热解毒药还会伤及“正气”,助长“寒气”。表现的症状是炎症消除了,但咳嗽、咳痰仍持续,痰越来越多甚至消不掉,于是经久不愈。因此,治疗咳喘,需辨证论治,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,不能盲目、自行用药。【小贴士】黄芪建中汤加味防感冒平时腠理虚弱、易出汗、免疫力较低、容易感冒的人,可于流感季或天气多变时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味,益气固表。方药组成:黄芪10克,桂枝3克,白芍6克,炙甘草3克,防风3克,红枣3枚,生姜6克,煎汤1天1剂,服用时放入蜂蜜10毫升。
文章来源: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yykdxxbzz.cn/qikandaodu/2020/1107/380.html
上一篇:《整合药学杂志》(英文)稿约
下一篇:欢迎订阅《中国药学年鉴》2013卷